说起霞帔,大家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新娘头戴凤冠、身披红霞的喜庆画面。这确实是中国传统婚礼中最具代表性的新娘装扮。
霞帔原本是古代女性披挂在肩部的装饰性服饰,以其轻盈的质地和绚丽的色彩著称。在众多颜色中,红色因其喜庆祥和的寓意,成为婚嫁服饰的首选。
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,凤冠霞帔在古代是朝廷命妇的专属服饰。从宋代开始,这种服饰就被严格限定在统治阶级范围内使用,普通百姓不得擅自穿戴。
《大明会典》对霞帔的规制极为详尽,不仅限定了使用场合,还根据品级对颜色、材质、纹样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。比如:
- 一品二品命妇:采用蹙金工艺绣制云霞翟纹(长尾山雉),象征仁义礼智信
- 三品四品:金线绣制云霞孔雀纹,代表吉祥九德
- 五品:云霞鸳鸯纹,寓意夫妻恩爱
展开剩余62%- 六品七品:云霞练鹊纹,象征勇敢仁爱
- 八品九品:缠枝花纹,代表生生不息
这些精美的纹饰不仅彰显身份,更暗含对命妇品德修养的期许。值得注意的是,霞帔必须与凤冠配套使用。凤冠最早是汉代皇后礼冠,到明代已成为贵族女性正式场合的必备头饰。
2001年安徽砀山出土的明代女尸为我们提供了实物例证。墓中保存完好的金丝官服和艳丽霞帔,经专家鉴定属于一品武官夫人所有。这印证了霞帔作为官服的严格等级制度。
有趣的是,这种宫廷服饰后来却走进了民间婚礼。相传这与南宋康王赵构的一段奇遇有关:为报答救命之恩,他特许宁海女子出嫁时可穿戴凤冠霞帔。这个浙江女子尽封王的传说,让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。
不过民间使用的凤冠霞帔与宫廷正品有天壤之别:
- 材质多为普通布料
- 禁用金线刺绣
- 仅限正室使用
- 纹样改为吉祥图案
这种变通做法得到官方默许,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开明风气。它不仅满足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更成为区分妻妾身份的重要标志。从明代开始,这种婚服形制延续了五百余年,深深融入汉族婚俗文化。
值得一提的是,霞帔不仅在婚礼上使用,也是女性寿衣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种跨越生死的服饰文化,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象配资-配资在线炒股-股票配资平台网-配资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